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1984年创刊,为国家科委批准的卫生部医学情报管理委员会所辖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之一,属国家级医学情报检索期刊。为适应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应广大读者、作者要求,本刊自2008年起全面改版,开始刊登论著、临床经验、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综述、皮肤美容等一次文献。现已成为皮肤科及其它临床学科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全面了解国内皮肤科学动态和进展的必备参考资料和晋升职称的重要平台。基本信息主编:张孝友 主任:彭振辉 马慧群邮发代号:52-72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8077国内统一刊号:CN 61-1101/R双月刊,全年出版6期,每期定价7.50元,全年定价45元。订阅方式:可直接通过当地邮局、也可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004 E-mail:wenzhaixg@126.com电话:029-87678312 传真:029-87217312
首页>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077
- 国内刊号:61-110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92、95、98年荣获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
表皮坏死型药疹住院患者50例临床分析
朱国兴;陆春;赖维;杨俊业;陈映丹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讨表皮坏死型药疹的临床特点,为科学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对确诊为表皮坏死型药疹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致敏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别嘌呤醇和拉莫三嗪、解热镇痛类药物、抗菌药物、某些中药制剂,以及三氯乙烯和醋甲唑胺等;卡马西平、别嘌呤醇、拉莫三嗪、三氯乙烯诱发的表皮坏死型药疹,其潜伏期相对较长;36例既往没有明确的药敏史;3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13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入院时20例皮损表现是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20例是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10例入院后由SJS发展为TEN,16例有肝损,10例有肾损,6例出现血液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48例均及早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控制病情,36例在入院早期即同时使用了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50例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但病程反复迁延不一,15例出现严重的二重感染,住院时间4 ~51d,平均19.78d.结论 表皮坏死型药疹虽然危重,但是只要早期确诊、及时停用致敏药物,积极有效救治,包括早期足量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必要时辅助大剂量IVIG、防治可能的二重感染等措施,本型药疹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