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1984年创刊,为国家科委批准的卫生部医学情报管理委员会所辖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之一,属国家级医学情报检索期刊。为适应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应广大读者、作者要求,本刊自2008年起全面改版,开始刊登论著、临床经验、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综述、皮肤美容等一次文献。现已成为皮肤科及其它临床学科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全面了解国内皮肤科学动态和进展的必备参考资料和晋升职称的重要平台。基本信息主编:张孝友    主任:彭振辉 马慧群邮发代号:52-72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8077国内统一刊号:CN 61-1101/R双月刊,全年出版6期,每期定价7.50元,全年定价45元。订阅方式:可直接通过当地邮局、也可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004    E-mail:wenzhaixg@126.com电话:029-87678312 传真:029-87217312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7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01/R

邮发代号: 52-72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508.00

杂志荣誉 92、95、98年荣获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077
  • 国内刊号:61-110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92、95、98年荣获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梅毒的临床表现

    梅毒是一种累及全身各个脏器系统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梅毒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三期:一期梅毒以硬下疳为特征;二期梅毒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皮损多形性,但具有共同特点;晚期梅毒除了出现特征性的树胶样肿外,多累及眼、骨、内脏系统,破坏性极大.潜伏梅毒因临床表现隐匿较之显性梅毒危害更大.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疾病进程加快.渐增的老年梅毒以隐性梅毒居多,故应予以重视.......

    作者:何蒙文;陈宏翔;涂亚庭 刊期: 2015- 04

  • 梅毒的病原学和高危因素

    梅毒居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之首,随着筛查试验的普及,梅毒的检出明显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该病自1505年传入我国,其流行性非常广泛.解放后,经过10年的防治,梅毒在我国基本根除.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梅毒死灰复燃,严重威胁者患者甚至下一代的健康,因此有必要阐明梅毒的病原学和高危患病因素.......

    作者:牟宽厚 刊期: 2015- 04

  • 梅毒的诊断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感染人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螺旋体从皮肤或黏膜侵入,在这些部位可见梅毒的早期表现.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表现复杂多样,准确判断方能正确、有效地治疗患者.文中介绍了梅毒的诊断标准,并就血清固定、前带现象、梅毒血清试验生物学假阳性、神经梅毒的判断、梅毒孕妇所生婴儿的诊断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 04

  • 梅毒的起源和流行病学

    梅毒这种古老的性传播疾病的起源至今仍有争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梅毒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该病自1505年传入我国,其流行性非常广泛.解放后,经过10年的防治,梅毒在我国销声匿迹.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梅毒再度出现,且发病率增长迅速,其传播和流行的形式不容轻视.......

    作者:齐蔓莉 刊期: 2015- 04

  • 梅毒与HIV

    在HIV感染流行之初,就观察到HIV与梅毒共感染在一些特殊人群如男男性行为(MSM)中发病率显著升高,梅毒可以增加HIV感染的易感性,HIV感染使梅毒的临床表现具有非典型性,增加神经梅毒的风险等,使得梅毒的诊断治疗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文中综述了梅毒与HIV共感染的流行状况,梅毒对HIV传播的影响,HIV感染对梅毒临床表现及治疗的影响,以及在该领域的新进展.......

    作者:伦文辉 刊期: 2015- 04

  • 梅毒的预防和性伴处理

    梅毒作为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侵犯和损害全身各组织器官,具有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起病隐匿等特点.近年来国内梅毒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对社会和患者身体健康均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梅毒预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梅毒预防和性伴处理方面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刘巧;吴伟伟 刊期: 2015- 04

  • 梅毒的复发和复治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是中国目前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评价梅毒治疗效果却仍是个难题,部分未治疗、治疗不足或免疫力降低的患者可复发.梅毒复发可分为血清复发和临床复发两种,血清复发往往是其他复发的前奏.梅毒的复发首先需排除神经梅毒,对于排除了神经梅毒的患者,其治疗强调足量足疗程.在药物的治疗上首选苄星青霉素,多西环素和头孢曲松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疗法.规则的随访......

    作者:徐金华 刊期: 2015- 04

  • 孕妇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阳性的临床处置

    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查阳性的孕妇包含妊娠期梅毒,不等同妊娠期梅毒.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可发生胎儿自然流产、非免疫性水肿、发育不良、死产、早产、出生低体重、新生儿死亡和胎传梅毒.产前检查尤其是前2~3个月,正确的诊断和适当处置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查阳性孕妇是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结局.出现不良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孕妇不进行产前检查或产前检查在孕后3个月.......

    作者:陈玲玲;孙晓东;施辛 刊期: 2015- 04

  • 职业暴露梅毒的管理与预防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在医疗机构工作时,有经皮肤损伤、黏膜接触或不完整皮肤暴露于含梅毒螺旋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血载传播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或组织等时,可出现职业暴露感染.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在增高,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无法判定新近感染与既往感染,也不能区分治疗与非治疗状况,因此在暴露于此血清病人的血液、组织或体液时,均应按暴露后梅毒给予治疗处理、教育与随访,同时建立职业暴露档案,......

    作者:党倩丽 刊期: 2015- 04

  • 我国梅毒临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梅毒病人众多,并且发病率逐年递增.这种形势与漏诊问题密切相关.造成漏诊的原因包括:病人就诊率低,梅毒潜伏期较长,隐性梅毒多发,很多病人因不了解自身疾病状态而继续进行性活动;梅毒皮疹表现多样,医生易误诊为其他皮肤病,或迫于紧张的医患关系未做相应化验;现行的化验方法不够合理.此外,对已确诊病人的治疗并不理想,青霉素治疗为首选,但其过敏现象普遍,其他抗生素的疗效并不确定.目前存在很多关于梅毒临床的疑......

    作者:孔杰;刘全忠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