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1984年创刊,为国家科委批准的卫生部医学情报管理委员会所辖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之一,属国家级医学情报检索期刊。为适应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应广大读者、作者要求,本刊自2008年起全面改版,开始刊登论著、临床经验、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综述、皮肤美容等一次文献。现已成为皮肤科及其它临床学科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全面了解国内皮肤科学动态和进展的必备参考资料和晋升职称的重要平台。基本信息主编:张孝友    主任:彭振辉 马慧群邮发代号:52-72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8077国内统一刊号:CN 61-1101/R双月刊,全年出版6期,每期定价7.50元,全年定价45元。订阅方式:可直接通过当地邮局、也可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004    E-mail:wenzhaixg@126.com电话:029-87678312 传真:029-87217312                

学术论文结论部分怎么样写?结构是什么样的

时间:2024-05-22 10:44:44

“结论”作为论文的精髓部分,不仅凝聚了作者的研究心血,更是其学术思考与洞察力的集中展现。因此,对于如何精准、有力地撰写结论部分,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结论的基本内涵及其逻辑要素的构成。


一、对结论的基本认识


结论,顾名思义,即是正文研究内容的归结与论断,它占据了论文三要素(问题阐述、方法论述、结论呈现)中的核心地位。从理论上讲,论文的结论应当是对前文研究问题的深度回应与解答。


在不同学科领域,对结论的撰写要求也各有差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学以及医学等领域的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其观点往往处于一种渐进明晰的状态,因此这些学科对于结论的撰写并无硬性规定。而在人文学科中,由于研究观点通常是预设且明确的,结论更多地是对这些观点的再次确认与强调,故而人文学科亦不强制要求撰写结论。然而,社会科学则处于这两者之间,它融合了自然科学的数据分析与人文科学的主观阐释,从而对论文结论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中,其结论部分的规范性要求最为严格,逻辑要素也最为完备;相较之下,定性研究的结论规范性则稍显宽松。


为了提升论文的整体规范性,我们建议作者在撰写各类学科的论文时,都应重视结论部分的撰写。一个精心构思的结论,不仅能够帮助编辑、审稿人以及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论文,还能够通过遵循通用的写作规范,增加论文被学术界认可的机会。


二、结论部分的逻辑要素解构


依据学科类别的不同,论文结论的逻辑要素也会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学和医学等领域,结论的逻辑要素主要包含内容的总结以及对数据结果的推论(后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包含)。这些领域的结论虽无固定格式,但在撰写过程中需确保结论与论文引言部分提出的问题保持高度对应性。


(2)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定量研究的结论则包含更为复杂的逻辑要素,如内容的总结、基于结果的理论推论(需考虑与现有文献的一致性及其创新性)、政策层面的推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在进行推论时,定量研究特别强调论文观点与既往文献的关联性,以及所得数据结果对政策制定的潜在价值。


(3)对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其结论的逻辑要素包括内容的总结、观点的理论推论以及政策的推论。由于定性研究不依赖于量化数据,而是直接得出研究观点,因此要求作者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


(4)在人文学科的思辨类论文中,结论部分则主要包括内容的总结与观点的重申,其结构同样较为灵活,无固定模式。


综上所述,尽管各类论文的结论部分在结构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以内容总结作为共同的逻辑起点。随着第二个逻辑要素的展开,不同学科论文之间的差异开始显现,如自然科学更注重数据结果的推论,而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则涉及更多层面的理论与政策推论。


三、结论部分的撰写要旨


结论作为论文的压轴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明确而有力的结论,能够显著增强读者对研究的信任度与认同感。在撰写结论时,作者应牢记以下两个关键点:


(1)结论的核心在于凝练并凸显研究观点。无论结论篇幅长短,清晰明确地表达研究所得出的核心观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结论撰写的首要任务。


(2)在撰写论文结论时,应确保涵盖所有必要的逻辑要素。在修改过程中,还需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要求,灵活调整结论的结构与内容,以确保逻辑要素的完整性与学科适应性。